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踏歌而舞 (第5/5页)
而后两点,却极具辨识度。 所谓标,就是指铁器上的标识。 铁匣子上的标识是高山流水抚琴图,那位扶琴之人倒没什么,水中泛舟抚琴,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欢这么干。 关键是旁边那位赤膊赤脚醉酒踏水伴奏之人。 唐代气象万千,文化独具魅力,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踏歌而行的舞蹈形式,主要表现为顿足踏歌、拍手相合。 这种舞蹈,可以一群人联袂踏歌舞,也可单人踏歌而舞。 李白一首著名诗《赠汪伦》之中,曾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描述的就是这种踏歌而舞的场景。 图案标识完全契合唐代生活的场景。 而最后一点技,唐代铁器铸造世界领先,一般均采用“油蜡制模”技术,也就是实心浇筑,需要大量铁水,这种技术所浇筑出来的铁器,沉重、浑厚、大气。 有些读者可能小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捞铁牛》。 文中那具震撼世人的黄河大铁牛,就是唐代油蜡制模技术铸造铁器的典范。 这铁匣子属于典型的油蜡制模成品。 前面曾有过推断。 焦尾琴为东汉蔡邕而制,齐明帝时期出现一次,唐时被李淳风作为四大神器之一,授予了苏家先师,从此在世间消失。 而现在这具铁琴匣具备唐代琴匣的特征。 足以证明。 里面装有苏家神器焦尾琴!小九徒的天下藏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