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第3/3页)
昌邑”二?字。 而?在那个被称为礼崩乐坏的年代,这些乐器的一大?作?用也是作?为礼器参与籍田之?礼,如果不是刘贺亲自参与了这些礼节,又怎么会把?这么多东西都?放进自己的墓葬之?中呢? 秦朝虽然统一了诸国,但末期是个乱世,我们后世的音乐、诗歌、制度、文化?,都?是在西汉建立的。 这也是我们现在称自己为汉人的原因?。 而?这其中,齐鲁大?地的传承血脉当中,很可能也有刘贺的一些贡献。 从刘贺的书信中也能看到他信奉儒家文化?的影子?。 这样的人,亲自参与籍田之?礼并非不可能啊。 但两方专家争执几番,仍是没有结果,归根结底,是缺乏确凿的证据。 如果后者的猜测成立的话,那么刘贺就不仅仅是个热爱读书的人了,还?是个从年少?时期就重视农耕的诸侯王。 放眼整个历史长河,其实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两点已经不错了。 从这点上来看,刘贺是有几分做“明君”的品质的。 但这一切推断都?有一个重大?的前提—— 这墓主人真的是刘贺。 经过半月的清理,内外棺之?间的空间终于被收拾干净了。 专家们纷纷对内棺之?中的遗物?抱有很大?期待,毕竟这是距离墓主人最近的地方,理应放着他最最宝贵的东西。 而?按照汉朝风俗,多半是大?量的玉器。 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论对任何人来说?,都?最珍贵、最私人的玉器——私印。 这也是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铁证。 除了私印之?外,应该还?有他获封诸侯王的候印。 一切的一切,就差把?内棺开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