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节 (第5/5页)
上使臣名号,带上精兵前去吊祭,都不用鸿胪寺的使团。” 鸿胪寺的使团都不敢派,李治如何舍得让崔朝和姜沃去,还是两人同去。 “偏生他们递奏疏都是过了省的,朝臣也已尽知——崔朝刚在朝上把崔敦礼得罪了个透,自己却又递了这封奏疏,简直是不去都不行了!” 李治把自己说的郁闷够呛。 又对媚娘道:“崔朝是鸿胪寺官员,上了此请命奏疏只怕不得不去,倒是太史令,朕还能驳回此奏。” 媚娘将一盏茶放在李治跟前,轻声道:“陛下允了吧。” 李治抬头望着她:“媚娘?” 媚娘将手轻轻搭在他肩膀上:“我与陛下一样担心,但他们既然请命愿意为陛下分忧,陛下便允了吧。” 李治沉吟片刻,忽然又想起一事:“一去吐蕃,至少要半年,这期间太史局如何呢?李仙师也不在京中。” 新帝登基需择陵寝地,李淳风便于先帝丧仪后,领此命离京而去,行迹飘渺至今未归。 媚娘轻声道:“她掌太史局也有几年了,总能安排好代掌人的——且陛下,难道她一辈子只在太史局,数十年不动吗?” 李治长叹一声:“罢了,他们愿担此苦差事,也有令名。” 朱笔落下,所奏皆准。 * 姜沃寻出了阎立本受文成公主所托,为二人所画小像。 画卷保存的很好。 画的是大唐公主服制的文成公主与一身太史局官服的自己。两人隔桌而坐,正在笑语清谈。 随画卷一起保存的,还有一个锦袋。 里头装的是一枚芙蓉石小印,上刻文成二字,正是她的名字—— 她不仅仅是大唐的文成公主,还是个叫李文成的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