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节 (第6/6页)
礼:“薛中郎将。” 说来,姜沃与薛仁贵的熟识,还是因为薛仁贵的‘特长’。 姜沃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名将,就是他到太史局来想借一本袁仙师当年的《周易论》。 彼时薛中郎将有些局促,生怕太史令以为自己是不懂装懂,一个武将还要借阅太史局的典籍。 为此,他忙递上了自己写的几本《周易新注本义》,证明自己是真的花费十数年精研此道的。[1] 若是一直在家乡无缘得见也罢了,可此时都入京入朝为官了。 想到从前就一直梦寐以求的《周易论》就在太史局,薛仁贵到底没忍住,直接上门来求书了。 见太史令正在认真看他的书,还带了些忐忑不安道:“只是我自己的粗陋见识,太史令乃两位仙师高足,是我班门弄斧了。” 姜沃看着这本颇有造诣见解的《周易新注》,不免又想起打仗之余还不忘写《脉经》,帮着太医蜀一起编纂《唐本草》的李勣。 姜沃:啊,你们大唐的名将,都这么多才多艺,主业副业兼修吗? 怀着‘自己可能还不够卷,以后还要更卷’的敬佩复杂心情,姜沃将师父的一套书自书房取出,借给了薛仁贵。 这对薛仁贵来说是意外之喜。 他是因祖上家业败落,家境贫寒,不得不以征兵入仕。 虽因勇猛得了皇帝的赏识,也得了京中官职。但他在京中毫无根基人脉,又无家族可依,在朝堂之上自然就有些‘朝中无人办事难’的感觉。 每回跟兵部户部,就粮饷兵器等军需打交道,肯定都是一场麻烦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