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在将来 (第3/5页)
师一两万就足够,且一开始不必投太多兵力,数千精锐即可,而使倭国诸藩不容易产生警惕之心,然后再用合纵连横之术,慢慢添加兵力即可。” “也不必一定要现在用兵,只是先要准备,待几年后,若要兴兵,第一件事当为此事!” “何况,南兵如今才在东南与倭国对战多年,许多官将皆熟悉与倭人作战,所以选几千与倭寇有过百战过的精兵,当不是难事。” “就算是舟师,当年也与倭寇对战数次,也熟悉倭寇水军。” “另外,倭国平户、萨摩诸藩所在地,本就多闽、广和浙人,且多是被当地强藩与走私商贾压迫之雇工,完全可以与之为内应,使之助官军讨倭。” “下官也曾问过去过倭国的走私商贾,据他们而言,从定海开洋去萨摩州,顺风的话,七日可达。” “可见,真要派兵去倭国作战,也不必担心太费时日。且如今闽浙一带去倭国之走私明船甚多,派锦衣卫先去渗透打探,摸清海情,为将来跨海讨倭做准备,也不难。” 金学曾说完后,方逢时点了点首,看向俞大猷道:“如此说来,如今还真是征倭之良机。” “但太祖曾有祖训,言倭国乃不征之国。” 这时,江一麟言道。 “这无妨,现在倭国诸多强藩内战,完全可以先派人去联络一方,让一方即将被灭之藩以愿认我大明为宗主国之由,请我王师去讨逆,如此就算不上是征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