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六十九章 万历反问张居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万历反问张居正 (第3/4页)

器抨击改制。

    所谓三不足思想,便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在他之后一些坚持改革的士大夫的精神支柱,也是曾经的儒家主流思想之一,即新学,曾与理学、蜀学并为儒学三大思想。

    要知道,曾经王安石就因为新学在儒家思想领域还比较有地位,从祀孔庙的。

    但在后来被宋理宗撤了出来,理由是:“王安石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岂宜从祀孔子于庙庭?黜之!”

    正因为后来理学大兴再加上从南宋开始,君主也有意识否定这种思想,所以这类思想已式微。

    只是在王阳明倡导士大夫们跳出理学桎梏,叩问内心,进行独立思考后,才又出现了一批士大夫愿意追随王安石的这一新学思想。

    但无论如何,到现在,这种思想还是被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抨击为邪说yin词,被视为不正确思想,故而说谁有这思想,谁以此思想教导天子,谁就是jianian臣!

    朱翊钧自然很想彻底复兴新学思想,至少不当被视为不正确思想。

    不然,要是任由理学这种本质上就是禁锢天下所有人的保守思想继续下去,只会使华夏的思想文明相比于以前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处于倒退阶段。

    因为这种思想本质上因为发源于先秦奴隶社会,又是利于封建地主的,所以要想让这种思想主导下的社会长治久安,只能让这个社会的主体民族都有奴隶思想都为奴隶才能长治久安。

    如果华夏这样下去,最好的结果就是从周边找个自带异族政权根基的胡夷当主子,这样才能保证这种思想主导的社会长治久安。

    因为同族的人当主子也就是当君主,因为没有与汉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