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子六卫 (第2/5页)
总之,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他张学颜支持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 即让皇帝看到,要想在增兵后,还大量增加节余,就得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进而才能在将来做更大的事。 因为做大事都得花钱,都得增加开支。 而不先增加收入,怎么敢做大事? 如果换成一个不想继续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也不想皇帝练兵的户部尚书。 完全可以在统计时,把财政账目做成岁余不够新增兵额后增加的开支情况,甚至可以出现像历史上有些大臣们会让皇帝只看到岁入虽然很多但岁支也很大而以致于亏空仍旧存在,皇帝仍需节俭的情况。 这样的话,皇帝别说想练兵增兵,还应该缩兵裁撤厂卫才是,同时还该加饷,似乎不加饷,国家财政都要崩了。 所以,替皇帝管家的户部尚书或者说整个文官政体,所表达出的信息,往往也决定了皇帝能做什么事。 毕竟皇帝居于深宫,又只长了一双眼睛,帝国的真实财政是什么样子,还不是替他管家的文官们说了算? 很明显,张学颜是真的支持张居正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改革,而按照张居正的意志,把账目做到,刚好能满足皇帝增加新兵的需求,而又不得不在增加新兵后继续开源即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新政的地步。 ….“兵是要增的,不然边备与京防皆会出现问题,朕可不希望,本朝再出现一次庚戌之变!” “但先生所提到岁余将因此严重不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