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公元756年夏天,城市在细雨中倾倒 (第5/28页)
,造成了安禄山叛乱,不得不远避其锋芒。我知道你们都在仓促间跟随我,不得与父母妻子告别,跋涉到此,极度劳苦。我很惭愧。蜀郡偏狭,路远,恐怕不能供应周详,我只带着子孙中官往前走。就在此与诸位诀别,这些春彩分给你们,作为回程资粮。你们回家见到父母与长安父老,为朕致意,各自保重。”老皇帝孤注一掷,利用了他五十年太平天子积攒下的威严。他放下身份的动情演讲博得了随行士兵的忠诚和同情——他们都愿意护送他走下去。 而后,他慢慢振作起来。接近一个月之后,过剑阁至普安县。终于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的老皇帝颁布诏书,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命他收复长安。七月二十八日,老皇帝到达成都。仅仅三天之后,老皇帝便整理好落魄的心情,打起精神,来到蜀都府衙,向天下颁布诏书,表明他对国家的歉意,以及重整河山的决心: 朕以薄德,继承皇位,每天小心翼翼,勤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四十多年来,国家小康,与大臣推心置腹,无所怀疑。现在jianian臣凶竖,弃义背恩,割剥黎民,扰乱华夏,都是我不能明察秋毫的过错。现在,朕在巴蜀,训厉师徒,命令太子诸王发兵重镇,诛夷凶丑,以谢昊穹。朕将与群臣一道重弘理道。因此,大赦天下。 老皇帝指望着太子虽然走了,依然是他的儿子。在这样危急存亡的时候,太子将与他同心协力,重整山河。玄宗在成都颁下大赦诏书的第十天,太子的使者到达成都,带来的却是一则令玄宗惊愕的新闻:七月十二日,太子已经在灵武继位为帝,改元“至德”(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唐肃宗”)。使者送来的册命中,他已经被称为“上皇”。先斩后奏,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是知会他一声。 老皇帝十天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