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杜甫:长安奥德赛 (第7/27页)
得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在煎熬着自己。忍不住时,他写了一首《白丝行》。他是白色的丝绸,只要被穿着行走,就有汗水、尘埃、污渍,他没法保持自己的纯白。他付出被千百年后戳着脊椎骨骂的代价,也依然无法养活一家人。到年底,杜甫只能把妻子和几个孩子送去离长安不远的奉先(今陕西蒲城)。奉先县令是妻子的本家,好就近照看,他自己则奔波在长安与奉先两地。天宝十四载(755年)十月,朝廷的任命终于姗姗来迟:任命杜甫做河西尉,河西县(今陕西合阳县)掌管司法、刑狱的从九品下小官。杜甫却拒绝了:家人在长安南边的奉先,河西却要一直往东北,他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的运气这次不差,吏部很快给他换成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是太子属官,掌管东宫兵仗仪卫,官位为从八品下,比县尉还略高。他应该高兴的:在物价昂贵的京城,这样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终于让他勉强可以养活家人。但想到他为此付出的违心吹捧,赔过的笑脸,他只默然写下“凄凉为折腰”。 杜甫还没来得及安排新生活,奉先家里来了信,家里断粮很久,不到一岁的小儿子快要饿死了。 四 大城市有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气魄。自然,也不会为一个落魄诗人急着回家看儿子的焦虑而改变自己的节奏。傍晚时刻,顺天门上鼓楼击鼓四百下,这是长安城以及长安城内的宫城与皇城关门落锁的信号。第一通鼓声过后,宫殿门关闭;第二通鼓声后,宫城门、左右延明门、皇城门与京城门关闭,四百下鼓声停止时,这座繁华的城市将变成渭水上一座封闭庞大的堡垒。为了能抓紧时间赶路,杜甫在鼓声停止前出了城,趁着夜色向奉先而去。冬天夜寒,翻越骊山时狂风像是要把山吹断。生了冻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