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朕没签过的纸 (第2/4页)
的友好领国,之前受金国所误,不得已才发生了一些误会,如今我国国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遣下臣前来议和,只求官家暂息雷霆之怒,使两国重归于好,百姓也可休养生息。” 说完之后,芭里祖仁又悄然抬头打量了赵桓一眼,见赵桓的脸上不见喜怒,便又接着拜了下去,说道:“若官家允许议和,宋夏两国便按照当初《庆历和议》之中的约定进行,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赵桓险些被芭里祖仁给气笑—— 《庆历和议》就是之前仁宗年间签订的和约,约定李元昊取消帝号,向大宋称“臣”,而大宋则是要每年给西夏岁币七万两银,加外绢15万匹、茶叶3万斤,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全部从中间划界;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另外,每年的各种节日还要额外“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现在这个芭里祖仁居然说要按照《庆历和议》的约定来执行? 这就有意思的很了—— 《庆历和议》的签订,是因为大宋连续在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这三场大战之中败北才不得以签订的条约。 可是现在是谁在揍人又是谁在挨揍?这货是不是还没有弄清楚状况? 或者再退一步讲,《庆历和议》是谁签的? 答案很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