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治病要治根 (第2/4页)
籍没其家产,一半充入国库,一半充入慈幼局中!” “官家三思!” 赵桓的话音一落,王时雍和李纲李若冰等人就被吓了一跳,就连朱皇后也忍不住出言劝道:“如此严刑峻法,是不是太过了些?” 赵桓却道:“太过了些?倘若被拐卖的是谌儿呢?朕倒是觉得太轻了些!朕记得,百姓可以去慈幼局中认养孩童,官府还会给钱,这是明摆着的一条大路。既然有此大路不走,偏往死路去,那也不要怪朕心狠。” 说完之后,赵桓又冷哼了一声,说道:“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朕终究会老去,在坐的所有人也会慢慢老去,这大宋的未来,不就是着落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么?” “还有这宋刑统。” 赵桓道:“所谓时移事易,宋刑统适用于开国之初,却不见得适用于当下,也到了该修改的时候了。” 李纲和李若冰等人都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 官家刚刚还在说采生折割和略卖人口的事儿吧?现在怎么忽然就扯到了宋刑统上面了? 然而赵桓却是铁了心准备修改宋刑统。 严格意义上来说,基本照抄《唐律疏议》的《宋刑统》根本就不适用于大宋的社会环境,因为大唐是皇帝加军镇的双轨制,而大宋则是强干弱枝的小朝廷制度。 所谓小朝廷制度,除了没有田制,在赋税和某些行业上面采用扑买承包制之外,更多的则是类似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也就是讲究治不禁止即为许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