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冗官 (第3/4页)
有大量的文官,就得扩大科举考试中的录取规模。 当得出了这么个神奇的结论之后,高粱河车神赵二同学又试做了一个简单的do……while循环,发现其中没跳出来什么bug,所以赵二同学就按照这个循环开始执行—— 隋唐科举取士尚受门第限制,大宋则是取消了门第限制,这是优点,不喷他。 但是大宋又增设了经义、吏治、恩科、神童科等科目。如果说经义和吏治这两科还在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那恩科和神童科到底是什么鬼? 另外,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大宋则是每次录取七八百人。 比如著名的赛驴手赵二同学。赵二在位22年,通过科举得官者将近一万人—— 然而这并不是大宋的上限。 如宋真宗咸平三年,真宗亲试举人、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一年之中就录取1800多人。宋仁宗在位12年,科举13次由进士一科而得官者有4517人,诸科则有5000余人。 但是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些人是官!不是猪!一头猪可以杀了吃rou,但是一个官却是需要一个官位来安置的! 你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然而并没有。 因为这种玩法充其量只能算是加大扩招规模,终究还是正常途径的选官,就算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冗官其实也有限。 但是大宋的官家们多sao啊,除了不断的加大扩招规模之外,大宋的官家们还滥开入仕途径。 “恩荫”被大宋的官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