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既生瑜,何生亮? (第5/6页)
基本上很难分辨哪个是宋人,哪个是辽人。 倒是类似于鼠尾辫的金人很好辨认,反正都在城头上挂着呢,一眼就能认出来,绝对错不了。 但是析津府的百姓,跟汴京城的百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汴京城的百姓们看到赵桓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一阵阵官家万岁的欢呼声,偶尔还会有一些不知羞的小娘皮们狂扔手帕和果子。 析津府的百姓们却没有这种情况,官家万岁的欢呼声听上去有气无力的,明显来着一种应付公事的情绪在里面。 最重要的,是这些百姓望向赵桓的眼神。 无论是上辈子的大明百姓还是这辈子的大宋百姓,赵桓在他们眼中见到最多的眼神是狂热中带着敬畏。 然而城门口的这些百姓,他们看向赵桓的目光之中没有狂热,更没有敬畏,而是死寂之中带着畏惧,其中又掺杂着三分疏离。 疏离感很正常,毕竟析津府先是归于辽国,后又归于金国,严格来说,从来就没归属过大宋,所以赵桓也从来没想过这些百姓能对自己有什么亲近感,更别提什么狂热。 但是这种畏惧而不是敬畏的目光就很有问题——敬畏在于敬,而畏惧,则只剩下了畏。 “朕来得晚了,使得百姓受金人奴役多年,此皆朕之过也!” 略微斟酌一番,赵桓在城门口勒马停缰,高声道:“不过,如今完颜宗瀚西遁,待朕西去剿灭此獠后,析津府便会再无战火!” “析津府自今日起,改名北平府。” “免北平府三年钱粮,其后五年折半。再赐六十以上老人米百斤,rou十斤,油五斤,布两匹。” 眼看着周围百姓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