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人活着,钱花没了 (第4/5页)
)、薪炭等用“围”,其他各种物品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所以下面这个宋太宗至道末年的70893000这个数据的单位是什么呢?“石缗匹两围……” 也就是说,我收一万围的草,也是算一万的数目——但是你不能说一万围草折合一万贯钱吧?要是一万围草折合一万两银子那更扯淡了,哪怕真要折算成贯,那么请问用什么样物价标准,何时?何地?有何出处?这些麻烦的问题不解决,这个折算就不科学。 “贯石匹两”这样的单位在宋朝可是非常常见的,《食货志》里还有类似的记录,比如同篇的:“正税并积负凡九十二万二千二百贯、石、匹、两有奇。”从宋朝的实际来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单位统一折算成银子也没有必要。 还有一点就是,宋朝的币制极为混乱复杂,为统一的各个朝代所罕见,就连一贯/缗到底值多少,甚至有多少文钱这个问题都很难回答。 宋朝有钱币也有纸币,钱币又有铜铁之分。而大宋的交子这个东西,前期的时候还好,中期贬值加速,后期更是直接呈指数型趋势恶性通胀。 而正是由于宋朝铁钱的发行和纸币的泛滥,实物和金银不加换算的一股脑统计,才会让人误以为宋朝比明朝乃至于鼓励全民种烟(阿芙蓉,懂的都懂)然后自产自销还要兼顾出口的螨清还要富裕,而后世的某些沙雕网络作者们更是动不动就拿着这个数据说我大宋有钱。 问题是,大宋要是真有钱任性,何至于连封桩库里的钱都花得一干二净?真有钱任性,老百姓吃饱了撑的才会一年造上两回反? 实际上,大宋的朝廷和皇帝还有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是真特么没什么钱,而打仗本身就已经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