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桥:二战中日恋_四十八章 肖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八章 肖想 (第1/6页)

    

四十八章   肖想



    1939年冬   上海

    没有乌黑惨淡的硝烟,似乎一切都是崭新的。

    高大整齐的西式高楼和尖塔密密麻麻,笔直林立,占据这土地上不大不小的土地;擦洗的透明光滑、一丝不苟的橱柜窗子,总有成套的高级瓷器和珠宝首饰陈列,白日倒映出来的便是黄包车夫匆忙往来的接客身影,以及老百姓各自讨生活的众生相,黑夜便是风情上海滩,带点苦涩的杏子味儿。

    到处都是闪闪发亮的英文单词;有轨电车在灰白色的路面招摇来去;西式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歌女调笑吆喝的尖细声穿过大型歌舞厅的门廊,带着酒rou奢靡飘进干瘪矮瘦的贫民房,孩子赤着脚在自家门口玩着游戏,母亲弯下身体准备一日三餐、内外家务和擦洗。

    大东亚共荣的横幅拉在小路附近的电线杆之间,有外国警察看守的租界里,大招牌上红唇金发的外国模特顾盼生辉的笑容,亦或者是电影界的明星,那一缕旗袍倩影和被捧红了的戏子青面黑须的装束,都在应和这里狂欢似的穷奢极恀。

    天空也许湛蓝湛蓝,如绸带一丝杂物也没有;也会有嗡嗡嗡的飞机和响起的警报,震颤着路上的宪兵和皇协军、学校里的日语课本,以及高挂飘扬的各国旗帜。

    歌舞酒厅,触目皆是。其中不乏哥特式建筑的教堂,钟声总是准时敲响,古老如戒训,沉闷庄严隐约夹杂着女孩子们的清甜的赞美诗,另有一种温柔的生气。每当这时,教会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那副穷苦的面相会生出一丝舒展的安详。

    常安从医院下了班,步行在霞飞路,路上经过求古斋,买了给小同学的奖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