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如冷窟般的涌泉胡同来说,无疑于天上地下。 严清怡恭敬地朝袁秀才行个礼,“先生找我有事儿?” 袁秀才递给她一只信筒,“你的信,刚送来不久,否则就要青昊带回去了。” 严清怡道谢接过,只见上面写了袁秀才的名讳,再里头另有只略小点儿的信筒,写的是“烦请转交涌泉胡同严家三娘”。 字体柔媚秀丽,显然是出自女子之手。 除了何若薰,严清怡再想不到会有别人,忙抽出信纸。 信果然来自何若薰。 上面写她费尽心思好容易得来一坛秋露白,只是京都大雪不断,难以出门,所以还未曾到丰台去。现在只盼望年前天气能好转些时日,再打照殿红的主意。 严清怡看着落款,自写信那日到现在足足半个月之久,想必真是大雪封路耽搁了驿站。 还好,何若薰不曾忘记她,也不曾忽略应许过的话。 严清怡笑笑,问袁秀才:“我想写封回信,可否借先生笔墨一用?” 袁秀才指了书案,“你自便即可。” 书案上摆着文房四宝。 砚是易水砚,墨是松烟墨,有大小两种毛笔架在湘妃竹的笔山上,旁边摆着竹根雕的笔洗。 严清怡吸口气,往砚台里注上半砚水,执起墨锭研磨片刻,待墨成,铺平一张宣纸,两边用竹根镇纸压好,选了那支细毫笔,稍加思索,便落笔如飞。 一系列动作娴熟而优雅,像是做过千遍万遍般。 袁秀才颇觉诧异,慢慢踱到案前,瞧见纸上工整的小楷,问道:“你师从何人?” 严清怡思量片刻,诚恳地道:“先生问询本不该瞒,只是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