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精锐之师 (第5/6页)
部队,拉到南方丛林战场上,恐怕连游击队都打不过。 问题是,谁能保证中国军队不会到陌生环境下作战。 因此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其他国家、在完全陌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下进行的战争,中国军队就需要改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需要通过更加严厉的训练来适应新的战争环境。 如此一来,战区制就成了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黄峙博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预料到,中国陆军将打出国门,去遥远的战场上作战。 毫无疑问,军事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 到二零四四年,中国陆军总共只有八个集团军,不过规模都有所增加,平均每个集团军的总兵力高达六万,是之前的两倍左右,而三个王牌集团军,即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的总兵力都在七万以上,拥有较为完整的作战编制,也拥有较为全面的作战能力。 即便不考虑装备因素,中国陆军在二零四四年的战斗力都比第二次朝鲜战争时提高了两倍不止。 主要就体现在官兵素质上。 到二零四四年,中国陆军中,军官所占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七,高于美国陆军的百分之十四与欧盟陆军的百分之十二,士官与军士所占比例更是高达百分之六十八,同样高于美国陆军与欧盟陆军。 也就是说,在中国陆军中,士兵只占了百分之十五。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军队中,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