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 (第6/6页)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便没有太大的劣势,也很难在战争初期掌握主动权,因此中国就算能够获胜,也要付出惨烈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略判断,使得中国的印度政策进退两难。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四五年到二零五零年之间爆发,那么在二零四五年之后,即便印度已经是较为明显的战略威胁,中国也没有理由对付印度,而在二零四五年之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又不足以保证能够迅速击败印度,很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丧失战胜美国的机会。 可以说,中国的战略处境非常被动。 虽然李明阳没有点明,但是牧浩洋已经意识到,导致这一情况的,正是中国的军事发展规划泄密,导致美国准确掌握了中国的战略发展布局,从而制订出了针对性的战略规划,没有给中国任何转圜余地。 调整战略规划显然不是小事,因为搞不好就会伤筋动骨。 更重要的是,在已经被动的情况下,即便进行调整,也只能跟着敌人走,除非不顾一切的进行扩军备战。 显然,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在李明阳介绍完情况后,气氛显得很压抑,大家的情绪都不是很高。 牧浩洋心里跟不是个滋味,因为他知道,问题很有可能出在由他主管的部门,而他要为此承担全部责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