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粮食换土地 (第4/5页)
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意味着,要不了多久美国企业就能cao控印度政局。 事实上,在二零三九年初,出售国有资产与国家基础设施专营权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 比如在一月初,负责为新德里供水的三家水厂就集体宣布涨价百分之十五,而这三家水厂的大股东都是美国企业。同一个月,印度国会否决了印度铁路公司提交的涨价方案,而印度铁路公司百分之五十四的股份掌握在美国企业手里。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些已经被美国企业收购与掌握的印度国营企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就将成为美国财团压榨印度人、剥削印度的工具。 问题是,美国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不为民众所知。 物价暴涨之后,背负骂名的是印度政府。 与之相比,杜小蕾的提议更加现实,因为不用损失长远利益,可是也更加不现实,因为不可能做到掩人耳目。 当时,辛塔明确提出,如果交换土地,中国就应该将西部边境的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归还给印度。 显然,杜小蕾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提议,因为这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在巴基斯坦控制之下。 谈判进行得很艰难,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三月底,印度春粮大丰收,二零三九年粮食增产工作成功迈出第一步。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春粮大丰收之后,印度更是底气十足。 四月初,印度外长回访北京。黄瀚林亲自出面,并且再次提出“以土地换粮食”,结果被印度外长直接拒绝。 当然,印度外长不是专程回访,而是希望中国能够增大援助配额。 会晤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到了四月份,因为南亚各国都实现了春粮大丰收,所以国际粮价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