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4页)
和需要的泥砖数量,本着宁滥毋缺(无误)的原则尽可能地多造泥砖——多出来的还能垒个土灶盘个炕、或是尝试一下搞个能烧陶烧青砖的小砖窑啥的,总之不会浪费。 忙忙碌碌中过了两天,等豆芽坑的泥面彻底干透、淋了水没见渗后,萧云终于开始他的发豆芽大业…… 第11章 睿智的族长 说来也是很心酸,没有泡豆子的器皿,萧云只能直接将黑豆铺到豆芽坑的坑底,在同一处地方兼行泡和发这个过程…… 第一次泡发,萧云比较谨慎,将排水沟堵好后,在一米长、半米宽的豆芽坑里摊开用手估量约十斤左右的黑豆(完全凭感觉),倒入辛苦烧热后凉到常温的两桶水(虽说自然的水泡发也行,但萧云总担心水里面细菌太多会有影响),再盖上用芦苇杆编的草盖子,便算是齐活——因黑豆并不是地球上完全驯化的豆种、依然有野生大豆皮厚核少的缺点,萧云估摸着浸泡过程不能像发绿豆芽一样泡发十小时左右就行,决定隔天再来换水。 又是一天的部落义务工作…… 次日,萧云赶在天亮前就摸黑跑到河边观察他的豆芽,稍微提起芦苇盖子伸手进内一摸……嗯,二十四小时以上的侵泡后,黑豆的壳已尽数开裂,冒出小芽了。 挖开排水孔,等待内中水分排干后,并不堵上,而是在排水孔的内部放上一小把揉成团的干草——确保不会有虫子钻进去,并保持一定的排水透气功能。(若积水在里面是会导致豆芽腐烂变质的) 接下来,就是把原本平放在豆芽坑上的芦苇盖子往下压、以压到黑豆表层为佳,再往芦苇盖子上多盖两层兽皮——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