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通商条款 (第8/10页)
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若是学政做得称职,朝中那些因他少年高升而心生嫉恨之人,便再无诋毁他的理由。可要是自己做不好,那只怕詹事的官职,也未必就能保住。想到这里,心中也再无疑虑,向乾隆叩拜谢恩之后,便出了依清旷。 眼看着依清旷的屋檐渐行渐远,几不可见,阮元也不由得轻松了一些。可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忽然在他身边道:“伯元,皇上放了你做山东学政,是也不是?”这声音他颇为熟悉,回头看时,竟是王杰。 阮元忙做过揖,对外放一事也直言不讳。王杰笑道:“果然如此,先前我向皇上奏报,翁大人山东学政期满,该另择他人了,当时皇上还未有定论。不想,今日却是你来做这个学政!伯元,这学政之职,你可满意?” 阮元自然知道,之前的山东学政翁方纲,这一年已经六十岁了,可自己却只有三十岁,年纪只是翁方纲的一半,想来也还是有些不自信,道:“回王中堂,既然皇上外放学生去做学政,学生自无怨言。只是翁大人年纪、资历,都不知胜过在下多少倍。只怕山东学子眼看学政换成在下,会心有不服。” 王杰道:“伯元,学政之职,关键在院试取录和平日的考校上,这二者的关键,便在公平。你量才而用,绝无偏私,那些士子眼看被取录的,都是真才实学之士,又怎会再有怨言?只不过……”其实王杰也与谢墉相熟,说到一半,不觉想起谢墉当年取士也算公允,却被落第士子无端构陷,想来只是公平取才,还不能保证阮元平安。 想了一会儿,王杰又道:“伯元,这‘游幕’之事,你可有了解?” 这时阮元也忽然想起,自己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