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53节 (第3/8页)
了想见其人的感慨,每个人也都能从词中找到令自己感慨不已的句子。 当然,许多人文人学士表示他们更喜欢第二首,不说别的,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句子简直搔中了无数读书人的痒处。 读书求仕所愿为何?必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救时弊而匡社稷! 一时之间,几l乎每个时空的士人学子都将心仪的诗句挑了出来,或写在扇面上,或题在屏风上,有些穷人家的干脆刻在墙壁、窗棂之上,提醒自己勿忘以天下为己任。 而与此同时,汉魏至唐的许多王侯世家看到后面那首词却是纷纷破防了。 “粗鄙!无礼!一介书生也敢大放厥词。我等世代簪缨,钟鸣鼎食之家,凭你也妄言粪土?!” 他们怒了,他们难以接受一个文士竟然用这样睥睨天下的语调,仿佛将他们看成尘灰草芥一般,轻蔑一笑: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个人凭什么?! 短短两首词在诸时空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这一切的楚棠并不知晓,还在举例。 【这些都是国内的,再看看国外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楚棠一边说一边节选出这些诗句的原文,然而有那两首词珠玉在前,这些与古诗差距甚大的外国诗歌已经不太能引起众人的兴趣了,除了各位帝王在自己的国别小本本上记了一笔之外,许多人的想法惊人一致: 原来那新文学的诗歌样式是从外国学来的;还是《浪淘沙》和《沁园春》写得好! 【从上面这些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对秋的感受是多元的,有人悲秋,有人颂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