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69节 (第2/10页)
实感有真实感,要灵气有灵气。 只除了对演员自己不好。 人脑有自动保护机制,再痛苦的回忆,只要不反复被触发或是反刍,时间久了总会被淡忘。 譬如秦尤,她从不回头看,所以她从不痛苦。 但这份剧本帮她回忆,帮她反刍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演员看了份感人的剧本,第一遍十分感动,看得涕泪交加,但多看多看,尤其是背上几十遍之后,也就麻了。 但在秦尤这儿,情况却完全相反,她起初读这份剧本时,客观冷静,甚至可以分心分析剧本的优势具体在哪,但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几十遍之后,她却反而忍不住攥紧了手,那些沉闷窒息,就像是潮水,退潮了那么多年,然后终于翻涌上来。 不过,秦尤觉得这是好事。大多数情况下,演员读剧本读了太多遍后会“麻”,其实也就意味着真正上戏的时候,就缺了点第一遍读到戏时的直观感觉——那种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没有经受过任何理智分析的情绪。 如果是经验丰富的演员可能还好,在接下来分析怎么把这种情绪表演出来的阶段,他们要么会一直朝着这个情绪的方向前进,中途没有任何偏移,或者哪怕中间偏了点,也可以通过回忆最初的感受尽快校正过来。经验较浅的演员,就特别容易演着演着,自己觉得还挺好,演得很详细很层次分明,但最后一看——哎呀,这怎么和我最初读到剧本时想象中的表演不太一样呢? 这其实就是加入了太多理智分析的坏处,大多数人或许没有演戏的经历,那就举个写文章的例子,在写作中有个非常常见的情况,就是经过反复思虑反复修改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