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第2/3页)
的名字,暂时打算卖一文钱一块儿。 山药宁澜打算做成山药枣泥糕。 村里人家中收来的红枣去核煮熟,仔细剥了皮儿锤打成泥,再入锅中炒,炒制时加少许糯米粉增添粘稠度,最后加糖加猪油炒至枣泥成团儿了出锅。 山药也需削去皮煮熟按压成泥,两层山药泥剂子夹一层枣泥剂子放入刷了熟油的梅花模具中,脱出来五瓣梅花儿样,非常好看。 山药枣泥糕宁澜给取了一个“白玉糕”的名字,打算卖三文一块儿。两样糕点宁澜调试了几次味道,觉着差不多了,记下最终的材料用量。 第一场雪后,宁澜才去镇里摆摊儿,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他心中也是有考量的。 一来这两样儿点心做法简单,内行人一尝就知道怎么做,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时节再去找原材料就不好找了,宁澜只要年前这段时间安安稳稳的把这生意做下去就行。 二来这两样点心都需要大量的糖,成本不低,没人竞争宁澜方便控制价格。 头一次去镇上宁澜只带了 50 块儿酸枣糕,30 块儿山药枣泥糕,两样糕点都提前切了些小块儿用来给路过的行人品尝。 这里对商人比较友好,有很多商业税减免的政策,像宁澜这样本地的流动小摊贩,朝廷颁布过“小交易,不收税”的法令,所以宁澜摆摊儿每天只需交 2 文钱的的“占道经营费”,占道经营费原来也不收的,只是摆摊儿的人多了不好控制官府才开始收。 宁澜左右各挨着一个卖白豆蔻熟水的小娘子和卖香包的老婆婆,卖熟水的小娘子脸上蒙纱,羞羞怯怯。 其实白豆蔻开胃健脾、专解暑湿,适合夏日里饮。但是宁澜不断的看到有年轻的小娘子和书生样儿的少年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