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1/7页)
“所以说,这起jianian阑案背后的主谋,只是一个候长,以及敦煌郡的一名曹掾?” 听陈彭祖说起敦煌郡府对这起jianian阑案的判决,任弘是有些失望的,他们设想中的“大鱼”,破胡候官仅以失察免职,郡里只抓了一个比四百石的五官曹掾,外加一个比二百石候长下狱。 “搞了半天,居然只是一个局长腐化走私……” 这距离任弘设想中“惊动长安”的大案有点远,他不免怀疑郡府是否放水,毕竟当初刘燧长的死,令史验尸后就是草草结案,让人不由生疑。 但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与破虏燧众人的功赏直接挂钩的,还是对凌胡燧的举报和擒拿。 与陈彭祖一同来的,还有一名年轻的官吏,看岁数二十出头,为了显得自己老成,唇上故意留了短须,头戴一顶进贤冠:这是从二千石到小吏都很喜欢的装束,冠以铁丝、细纱制成,前高后低,冠上綴梁,以梁的数量区别尊卑。 这年轻官吏是一梁冠,想来只是曹掾佐吏。 果然,陈彭祖给任弘介绍道: “这位是郡功曹左史索平,主购赏之事,让他与你细说。” 功曹在郡中诸曹中地位最高,相当于后世的市委组织部,主官员任免赏罚,其手下的左右史,也成了宰相的门房,位卑而权重。 而这索平的姓,一听就与郡中唯一的豪户索氏有关系,或是其嫡系子弟。 但任弘心中暗暗嘀咕:“索氏不也是罪官,应该禁锢三代,其子弟为吏,秩禄不得过百石么,这索平是怎么混上比两百石的功曹左史的?” 索平不知道任弘的小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