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_第44章 一路向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一路向南 (第3/4页)

越有法度,队伍的战斗力快速增长着,这种增长速度队伍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

    而对卢象升来说,一路南行却生出很多感慨,感慨民生之凋敝。

    从京师向南,所过之处皆是宽阔的平原,人口稠密之地,然而一路所见,虽然没有太多流民,但百姓们无不是衣衫褴褛、面带菜色。

    道路两侧皆是农田,男人们在田里干活除草,妇女带着儿童在田边野地里挖掘野菜。

    看到路过的军队,大人们皆面带恐惧的躲避,唯有孩童睁着无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

    好在刚刚崇祯元年,天下还未大乱,陕北流民刚刚有些苗头,燕赵大地还算平和,百姓们对军队并不十分畏惧。

    然而卢象升却从百姓们破破烂烂的穿着和满脸的菜色看出,大部分百姓日子并不好过,远不如十多年前。

    而这一切都是加征的辽饷造成的。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叛乱占据辽东,到现在已经二十年时间,建奴赫然取代蒙古成为大明最大敌人。

    辽东丢失,辽南丢失,现在朝廷在关外只剩下宁锦一线,而建奴无时无刻不想攻下锦州、宁远,兵临山海关。朝廷不得不屯重兵关外辽西一线,防范建奴进攻。

    每年,光是花在辽西边军的钱粮便有五百多万两,超过了国库一年收入。

    没办法,只能加征辽饷。可是辽饷征不到士绅和宗室身上,只能由普通民户承担,再加上地方胥吏的贪婪,朝廷加征一分银子,地方便会加征一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