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1/4页)
在路上的时候,就到了新皇帝汤兆文的登基大典的日子。 按照冀国的规矩,先皇驾崩后,新君立马开始即位处理政务,然而正式的登基需待到次年正月。 这天,待宣读完先皇遗诏后,汤兆文在宦官们的服侍下穿上了龙袍,戴上了冕旒,坐上了龙座。成千上万的臣子跪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汤兆文改年号为雍泰,这年也就变成了雍泰元年。 这次大典,雍泰帝汤兆文宣了六位分封在外的藩王回京,唯独没有让景王汤兆隆回来。先皇靖元帝汤遇甄一共有八个儿子,除了汤兆文,其余全部封为藩王。 众所周知的是,汤兆隆的七个兄弟中,只有汤兆隆和他的关系最为亲密,他们都是由孟太后抚养的,从小一起长大,但为何,这次大典皇上却偏偏不让景王进京呢? 一时间,朝野上下对此事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汤兆隆在剿除南鲁之战中立了大功,然而功高盖主,遭到了皇帝的忌惮;有的说,汤兆隆从小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皇上虽表面上待他如同母兄弟,但其实内心对此人不甚喜欢;还有人说,那汤兆隆在先皇刚刚驾崩之时,曾在王府贴春联放鞭炮,实属对先皇的大不敬,其罪当诛! 而民间的传言,则更是精彩得离谱。 有的说,先皇遗诏中立的新君其实是景王,而公开的那份遗诏则是太子的党羽伪造的;还有的说,那景王已经在景平密谋造反,被皇上识破,所以才不放他入京;还有的说,那景王被新娶进王府的王妃迷得神魂颠倒,皇上曾下旨让他进京,而他偏偏不肯,皇上念及他们的兄弟之情,不愿给他安上“抗旨”的罪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