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2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5/55页)

的克星就是风暴天气。根据后来的英国材料,“齐柏林”飞艇共轰炸英国51次,投下5806枚炸弹,重约200吨,炸死557人,炸伤1358人,在英国造成了极大恐慌,并牵制了英国的军事力量。

    然而,随着固定翼歼击机和防空火力的快速发展,飞艇速度慢、体积大、易被击中的劣势日益显现,而且英国人发明了穿甲弹、爆破弹、燃烧弹共用的方式,飞艇遇到了致命杀手。到了1916年,“齐柏林”飞艇的战损超过了德军的承受程度,不得不转向固定翼轰炸机。最终,所制造的89艘“齐柏林”飞艇中有80艘毁于一战。

    从此以后,飞艇虽然很少出现于战场,但仍以其留空时间长、噪音低、污染小、载荷重等优势活跃于民用领域。1929年8月,长236米的巨型“齐柏林”飞艇满载乘客和补给进行了一次长达21天的环球之旅,成为民用飞艇史上的顶峰。

    “哥达”上阵

    从1915年开始,德国哥达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并相继推出了“哥达”1“、哥达”3型,但在“齐柏林”飞艇的光环下“,哥达”因性能一直不够成熟而未被广泛使用。直至1916年,身躯肥大、行动缓慢的“齐伯林”飞艇在英国的机枪扫射、战斗机拦截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遭受重创,表现良好的“哥达”4型和“哥达”5型才成为德军轰炸英国本土的主力,被大量装备一线部队。

    “哥达”4型长11.9米,高4.3米,翼展23.7米,虽然不及“伊里亚穆罗梅茨”和二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但比当时的战斗机已经大出好几圈。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6吨,可载弹500千克,升限达到6500米(在挂弹时,多采用2500米高度飞行),最大飞行时速148千米,可持续飞行3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