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2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11/55页)

存下来。“蚊”式用战绩证明了自己超过全金属战机的卓越品质,也极大缓解了战时的物资和人员压力,充分肯定了德哈维兰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是木质战机的骄傲,更是航空史上的传奇。

    “蚊”式之父:德哈维兰

    德哈维兰是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企业家。他于1882年7月27日出生于英国白金汉郡的海威科姆,26岁时开始设计飞机,28岁时进入英国气球军工厂任设计师和试飞员,一战期间研制了dh系列军用机,成为英国的主力作战飞机,其中dh-4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轰炸机和侦察机,速度甚至超过了德国当时的歼击机。

    1920年,德哈维兰收购了陷入困境的airco公司,更名为德哈维兰飞机公司,推出了“蛾”系列轻型运输机。“蛾”易于驾驶,轻便耐用,其发展型现在仍在一些航空俱乐部飞行,而1930年推出的“虎蛾”则成为英国皇家空军主要教练机,至今还在使用。二战爆发前夕,德哈维兰公司开始关注大飞机研制,推出了dh-72远程重型轰炸机以及dh.91“信天翁”、dh.95“火烈鸟”四发运输机等。不幸的是,为民用航空设计的大型运输机因随之而来的二战被迫下马,整个公司转为军用。

    二战期间,最为人称道的产品莫过于充满传奇色彩的“蚊”式木质多用途轰炸机,德哈维兰以其独特的远见卓识和出众的设计才华使“蚊”式在林立的全金属战机中独树一帜,成为战功赫赫的一代名机。期间,德哈维兰已经开始研制喷气式飞机,于二战末期推出了dh.100“吸血鬼”喷气式战斗机。dh.100外形独特,性能先进,被称为“飞行童车”。“吸血鬼”未在二战期间形成战斗力,但战后曾在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多国服役,成为第一批军用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