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2/4页)
,这也是徐小天第一次说咱们家这个词,杨中元顿时有些感慨,也开始热络气氛:小天说的最对了,来,吃个鸽子腿,店家这菜做得不错,外表酥脆,内里却很嫩滑,倒是下了功夫的。 刚才他们一家人伤感着的时候,小二就只当自己不存在,可此刻杨中元点评起菜品来,他又忙笑着应:这道是我们家掌勺的招牌菜,多谢夸赞。 杨中元也没接话,只是跟家人们一同品尝美食。 他们吃这顿饭,虽然也有让老小高兴的意思,但是杨中元和程维哲更多的是来观摩学习的。 杨中元虽然手艺了得,程维哲也颇有经商头脑,可他们毕竟是开食楼的新手。路边的食摊只要味道好,便会一直有人来食,但食楼却不一样。 他们要有自己的特色、招牌,要有自己最主打的东西。无论是铺子的装潢还是用的食具,都要精挑细选。就连伺候客人的小二,也得机灵善辩,就像天子三号房的这个,一张嘴就舌灿如花,让人听了就觉得舒服。 带着这样的目的,吃起饭来更多的就是品尝了。 虽然味道好,但总是有不足的。杨中元自己就是个厨子,对于膳食非常执着固执。他说好的自然是好,但是从来不说绝对。 他只会说尚可,不错,却很少将好吃或者是最好之类的话。 比如吃乳鸽的时候,杨中元会问程维哲:你觉得鸽子这么做比较好,还是煲汤比较好。 程维哲想想,便答:我们可以开成不同的风格,比如前头那个打珍味,后头的可以有温补,那前头便是好吃就行,后头的,汤品多更好一些。 他说得十分含蓄,但杨中元却能听懂。程维哲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