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7 (第4/4页)
个。 他亲政之后等啊等,好不容易等来新一届科举,会试结果出来他就看过这届贡士名录,后面的没怎么注意,排前三十的皇上多少都有了解,已经给这些人完成了势力划分,心里大概知道谁是谁的人。 这些人里面,一多半都有靠山,干净的少。 对于这个现状,皇帝既有不满也有不甘,他想选些出身简单背后没那么多势力勾连的人,不管是放进翰林院或者外任,打磨出来能为他用。 可这种极少能在科举中出头,能来到皇上面前的半数都是世家或者官宦子弟。 心里不满,他倒没表露出来,甚至还在殿上露了笑脸,跟着就出了一道让考生抓耳挠腮急上火的题——谈赋税。 皇帝出完题目就在龙椅上坐下了,他观察着众考生的反应。 有人互相对眼色,有人眉心紧皱,有人四五月间冷汗直冒,有人犹豫再三迟迟不敢动笔,还有人提着笔都在哆嗦就是落不下去……本朝的殿试是这样,考策问,问政事或者民生。上届科举考试之前那一冬北边极寒,闹了冻灾,几个省的百姓苦不堪言,殿试考的应对方法。本来以为这届也会出个类似的题,有经验丰富的事先已经准备上了,却没料到皇上会问赋税。 问赋税也没什么,问题出在哪儿?出在皇上他没表态。 众考生迟迟不敢下笔是因为他们尚未拿捏清楚乾元帝的心思。 是觉得问题十分严重希望有人能指出来,并提出建议。还是对税制基本满意,想要局部调整方案。又或者这个年轻的皇帝想听天下学子吹嘘他的功绩,想看大家逢迎拍马…… 应殿试这些人都跟皇上不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