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91节 (第4/6页)
他之前在书院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去藏书阁的一处角落里静思,不知为何,往那里一座总是文思泉涌,格外敏捷。 顾世安正好要回书院,于是又一同下了繁楼。 路过摊贩处,有一女子在当街上机、织布,卫景平不经意瞥了一眼……然后若有所思地放缓了脚步。 顾世安随后也眯眼看了过来:“棉花。” 卫景平跟着他走到白鹭书院门口:“夫子,或许我不该去藏书阁了,而是要向夫子请教,秋闱前后,是不是也是采摘棉花的时节?” 采摘了棉花,民间要缝制棉衣、棉被,官中也用它为戍边的将士补给一年之中御寒的物质,用他的话说这棉花可是无比重要的战略物资啊。 顾世安一拍折扇:“有了。” 棉花清明播种,秋时收贩,耕作种植,织布练染,细细分到一年之中,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一次都是一幅耕作图景,要是将其绘制了一幅又一幅分别题了诗,在呈现于墨品之上,一面绘耕织图景,一面题刻诗句,那岂不是非常祥瑞的一套棉花耕织图墨? 作者有话说: 棉花耕织墨的灵感来源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棉花图诗墨。 第102章 越幅 ◎“本官读过卫小秀才院试的夺魁文章,称得上文章尔雅,议论明畅,叫本官◎ “十六幅图?外加十六首诗?制成十六锭墨?”卫景平摇头如拨浪鼓:“夫子, 来不及。” 十六幅棉花耕织图就得画个把月吧,画完之后制作墨模需要的时间更长, 然后再装模、风干、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