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95节 (第5/7页)
再说。 …… 甘州府贡院的考号之内。 “《敢问交际何心也全章》,”卫景平把题目默读了一遍又一遍,而后将这全章的一段话375个字之中的关键句子快速地写在草稿纸上。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这是头一句话,也是最关键的一句,以某人对琢磨了个问题,然后拿着去问大贤孟子,这么一问一答就开局了。 大贤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大贤”,除了能为人解惑之外,重要的是说出一套放之四海还能被认同并被奉为圭臬的行为标准,所以孟子在拿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从各方面来提出观点,并论证这个问题,之后又从这个问题之中总结、提炼了一些至理,嗯,这就是《孟子·万章》这一段375个字在干了个什么事了。 卫景平先把题目给淳朴地拆开了看了看,对于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心里先有了点儿底。 等他用白话文分析完,立马用文言文提炼自己脑子里抓到的第一印象:在说什么? 说的是孟子论“交际”,论证的结果就是“始终以为不可却也。” 想到这儿他脑子里灵光聚集,提笔写下了破题句 大贤论交际,始终以为不可却也。 他又掰开题目往下看,有十来句是孟子列举成名的君子对“交际”的看法和处理,从这些君子的行为里,孟子看到的还是“不可却也。” 因此孟子和别的君子,他们达成了一致的论调,所以不为。 这十来句用文言文再概括一下就是:“夫君子未尝一日忘情于天下也,如是而欲绝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