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1/4页)
作出在顾翛那句诗之上的意境,实在困难。 山脚下,有几处人家,柴门虚掩的茅草房,破落不堪。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顾连州清贵的声音缓缓吟道。 顾翛那首诗单单只写了风景的清幽,纵然遣词用句都是一绝,意境也是难得,可是相比起来,顾连州这首多了许多人情味。 隐居郊野少与外人来往,陋巷马车也十分稀少,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相谈并非是他所厌恶的应酬,只是说一说桑麻之事。桑麻渐渐长大,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大,也常常怕天降霜雪,使得桑麻凋零。 若非心灵明澈,感情淳朴,断然是作不出这样的诗句。 “父亲莫非识得在此隐居的高人?”顾然奇怪,父亲居然恍如亲眼所见那个隐居之人一般。 顾连州虽是隐居了,却一直暗地里为顾风华出谋划策,这是当时在太平城时许下的诺言,也正是因为如此,顾风华任由姜国成为一个无人管辖的地带。朝中之事,依旧牢牢的绑着顾连州,现在的隐居与他心目中的隐居,差距远矣 白苏也不避嫌,轻轻握住顾连州的手。 顾连州也就任由她握着,笑道,“不过是为父想象罢了,然儿,你也来作一首吧。” 顾然有些羞赧,“父兄诗词都如此出色,然只好献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