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_第475章 这个东西也要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5章 这个东西也要改 (第3/4页)

二三千,如果说咱仙去一个祖先,就避讳一个字,大唐不用太久,传承个几十位皇帝,民间就少用几十个字。久而久之,天下可还有文字用乎?”

    “儿臣觉得人这一生,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就是人的意识死亡,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逝去,而第二次就是人的意识和身体都尘归尘,土归土,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而第三次死亡,就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道你存在的人,所有人都忘记了你,不知道你。”

    “第三次死亡就是一个人彻底的死亡,故为什么要延续这种避讳?还是那句话,尊敬永远都是发自内心,而不是一个明面上的避讳。如果一个君主是个暴君,他死了,无论如何避讳,民间该骂他的一样不少骂。”

    “相反,如果一个人是个任君,那即便不避讳,百姓也会将他放到心上。”

    “像这种避讳,完全没有必要,长此以往,民间很多称呼,不都需要更改?老虎改成大虫,鲤鱼如果避讳我们李家,还得换个名字,祖父去世后,民间叫渊的人,还得改名。”

    “长此以往,书同文,车同轨又有何意义?很多东西岂不是朝令夕改?很多称谓,文字百姓流通起来不断修改,何其困难?”

    “什么是最大的尊敬呢?儿臣觉得,如果丽质体恤百姓,士兵,不断的去慰问他们,等丽质百年后,后人用“天生丽质”这个成语来形容貌美心善的圣洁女子,认为她们有丽质之长相和心胸,这才是最大的赞美和尊敬!”

    长乐被李恪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