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2/4页)
了这个口。 和亲王妃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假做大方要把佳姑娘记到自己名下。那位心头好不应,便是不顾女儿前程,佳姑娘要与她离心。若是就了,就是剜了她的心头rou。不管和亲王的心头好应是不应,和亲王妃都不亏。 不想和亲王满面为难的与心头好说起,要将佳姑娘记到王妃名下,心头好只掉了几滴泪便欢喜的应下了。用她的话来说,做为母亲,她只盼着女儿好。能记到王妃名下,是佳姑娘的福气,她这个做娘的怎么能拦着女儿的好日子呢? 此言一出,佳姑娘哪有不知道的道理,自是对自己的亲娘更加感佩,对王妃只是面上亲近。 这一出改庶为嫡的戏码,相对于京中官场的动荡来说,只是茶杯里的风波,大家关注的还是皇帝要如何处置四皇子及随他做乱之人。 一直关在大理寺的甄应嘉,这时的口供及时出炉,供出那些被甄贵妃放进宫的带刀之人,都是他替四皇子招募的。本是养在金陵,不想皇帝突然将他抓捕进京,那些人在金陵没饭吃了,只好进京找上四皇子。 四皇子也供说,那些人武力惊人,他皇子府的侍卫们完全不是对手。为了满足那些人的要求,四皇子不得不铤而走险。 谁都知道四皇子这就是胡说,可是还都得当成真的来听——皇帝让这份供词传出来,就是为了给四皇子谋逆之事蒙一块说得过去的遮羞布:毕竟皇帝已经处置了两个皇子了,若是再把四皇子杀了,就有人该对着皇帝念了。 相对于同样带兵谋反的大皇子,四皇子的处置就轻得多了:永世圈禁于京中皇子府,遇赦不赦,有言赦其罪者,非皇家子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