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3/4页)
,只能现在尽力的锦上添花。 最吃惊的其实是站在最前面的杜知府,他以前来薛沛庄子上时,也见过这副楹联,可是上面的内容简直过于俚俗,所以他连字体都没仔细看——知府只是四品官,还没有直上奏折之权,杜知府也没见过几次皇帝的笔迹。 现在想来,薛沛那日敢当着自己的面说“替圣人分忧”,完全不是一句场面话,人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杜知府心想,要是圣人也给自家来上这么一副楹联与匾额,他也想替圣人分忧呀。 说来这薛沛也是够能忍的,就算是被人羞辱都没抬出圣人名头来教训人。自己为了多收税银,要求他将桑基鱼溏之法教给别人,分明是与他夺利之事,他也没与自己计较,看来人家对自己还是手下留情了。 想到这里的杜知府,对薛沛笑的更加真诚了起来,还主动问起薛沛还有什么难处,只管向他这个知府提出来。薛沛本不欲说,可是杜知府再三的要他说,好象不提个要救市杜知府都不能安生回金陵似的。 第97章 总是自己的父母官, 薛沛只好说出薛蟠的先生与自己的兄弟一起进京春闱,到现在还不知能不能中, 所以请杜知府替自己的儿子介绍一位好先生。 这对杜知府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回到金陵后,便给自己的一位已经致仕的族兄写了一封信, 重点指明了薛沛虽然居于乡野,可是却很得圣心之事。 没用半个月,杜知府的族兄已经来到薛沛现在被人称为“天心庄”的庄子上, 成了薛蟠的先生。杜先生致仕不是因为老迈,而是因为朝庭任用官员, 有一个不成文的子不压父的潜规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