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2/4页)
法,我们太太劝过多少次也没扳过姑娘这哭闹的毛病。” 张翠花对这样的奉承基本免疫:“你们太太是自己亲女儿,狠不下心来也是有的。” 陈嬷嬷笑的便有些讪讪,看看笑呵呵跟夏金桂告别的迎春,觉得自己回府后可以把今天孙太太怎么治住自家姑娘的办法,跟太太好生说说。若是姑娘日后一直跟孙姑娘相处,说不得性子会柔和两分。 送走夏金桂不久,华家族长便与华绣娘一起来了。张翠花不得不请华家族长稍等,再请刘、夏两位太太过府。此时便没有华绣娘什么事了,只有华家族长与三位太太商量四家怎么出资,如何经营绣坊。 最后大家议定,三位太太各出银一万两,合共三万两,占绣坊六成股。华家出银五千两,绣娘、绣坊管事的全由华家出人,占四成股。不过绣坊的掌柜、帐房与采买,则由三位太太各出一人,算是相互制约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日,张翠花便不是陪着刘太太一起看铺面,就是陪着夏太太一起挑伙计,自己还得从府里挑一个机灵人去做采买,忙得恨不得从绣坊中撤股抽身。 好在刘家与夏家都是有些根基的人家,铺面挑了府前大街一座前店后院的门面,店里放成品,后院正好用做绣娘们的工房。帐房则是夏家出了一位,是夏太太自己的陪房。 张翠花没有陪房可用,选了李年的大儿子李大宝做绣房的采买,喜的李年家的给张翠花磕了好几回头,还一定请张翠花给李大宝赐个名字。 张翠花被她磨的没办法,给她的大儿子起名李清,顺便让她二儿子叫李明,等李年家的又谢过后,告诫她道:“回去嘱咐你儿子,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